国家公园设立三周年特别报道①守望最美国土 共绘锦绣河山——首批国家公园建设的不懈探索与成功实践 (我们的国家公园)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编者按

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这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领域又一重大制度创新落地生根,国家公园由试点转向建设新阶段。

3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首批国家公园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和丰硕成果。从今日起,本报推出“国家公园设立三周年特别报道”,同时推出“凝望最美国土”系列海报,展示首批国家公园建设的核心价值、行动举措、进展成效与壮美图景。


秋日,长白山层林尽染,年轻的东北虎与野猪、棕熊、马鹿斗勇争狠,沉浮于强者生存的自然规律中。

几千公里之外的雪域高原,雪豹正在高山峭壁间巡视领地,一群藏羚羊逐渐跑出视野。

南海之滨,雨林稠密,海南长臂猿在林间跳跃,海南湍蛙在瀑布旁的石壁上攀爬……
中国国家公园如一幅幅瑰丽的画卷铺展在世界东方。
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讲话,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举措。首批国家公园设立3年来,5个国家公园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

把最美国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

2024年9月5日,“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成绩单”在网上刷屏。当天,国家林草局举办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用一组组数据介绍了国家公园建设取得的成效:
——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长,藏羚羊增长至7万多头,雪豹恢复到1200多只,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分别从试点之初的27只、42只增长到70只、80只左右,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从40年前的仅存2群不到10只增长到7群42只。
——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步提升,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实现整体保护,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栖息地,连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
这些旗舰物种种群数量稳步攀升、自然生态系统质量飞跃的实践成果充分证明,建设国家公园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制度创新,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选择,生动诠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回望国家公园建设之路,每一步都在创造奇迹、书写历史。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到2015年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到2021年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再到2022年出台《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我国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到国家公园体系。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大尺度保护的典型代表,保护了高寒特有生物多样性宝库,以及大江大河源区草原草甸、荒漠戈壁、冰川雪山、河湖湿地复合生态系统。
大熊猫国家公园是野生大熊猫集中分布区和主要繁衍栖息地,具有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分布着我国规模最大、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东北虎、东北豹种群,以及伞护的温带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拥有我国在亚洲热带雨林和世界季风常绿阔叶林交错带上最集中、最完整、最多样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保护了珍贵的雨林生物多样性宝库,还是全球最濒危灵长类动物海南长臂猿的唯一分布地。
武夷山国家公园拥有同纬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被誉为“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还拥有以碧水丹山为特色的丹霞地貌景观,同时还是著名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
按照《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我国规划布局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已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9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0.3%,海域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这些区域分布着50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和2.9万种高等植物,保护了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持续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
2024年9月10日,国家公园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针对国家公园专门立法,将为国家公园的规划和设立、保护和管理、参与和共享、保障和监督等提供法律依据。加之已报送国务院修订的《自然保护区条例》,已形成的《风景名胜区条例》修改方案,已出台的《国家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一法两条例一办法”的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
短短几年间,从出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等重要文件,到制定国家公园创建设立、监测评估、资金项目等制度办法标准,到初步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由中央直接行使和中央委托省级人民政府代理行使两种新型管理体制,再到加快国家公园立法进程……国家公园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已基本构建。
抚今追昔,在发展的年轮间,可以清晰感知:“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党中央始终把完善顶层设计放在首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把脉问诊、掌舵定向,推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稳步前行。
为妥善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国家林草局会同国家公园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推进机制,共同抓好重大事项落实,有效提升了国家公园管理效能。
各地也在不断探索国家公园内自然资源统一执法形式,切实加大资源管护力度。青海省依托原森林公安队伍创新组建了国家公园警察总队,会同园区资源环境执法机构开展执法工作。海南省以省人民政府令形式,授权省森林公安局及所属机构履行42项国家公园行政执法职能。福建省增设国家公园监管执法类别,授权武夷山国家公园行政执法主体资格。通过这些有益探索,逐步形成了权责对等、职责清晰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国家公园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地方之间的合作也极大地推动了国家公园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武夷山国家公园跨江西、福建两省,是地球同纬度生态保护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之地,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国家公园。为推动“一山两治”,保护好这处自然珍宝,江西、福建两省在立法上下足了功夫。10月1日,《江西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和《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同时施行。
翻阅两省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可知,皆设置了专章推动赣闽协作,提出两省人民政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建立省际协调机制,共同解决国家公园保护、建设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同时,针对相同的违法行为处罚幅度不一致的地方,通过省际协同,解决管理盲点、统一管理制度以及协调区域合作,形成整体性的保护和管理网络,让两省的生态保护拥有同一把尺子、同一个标准。
生态保护与全民共享相得益彰
2024年9月4日,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正式挂牌。
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涉及4个县(市、区)。近年来,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机构支持当地打造生态茶园和风景道,不断壮大茶、旅、竹等绿色产业。同时,依托国家林草科普基地,打造了生态科考、科普进校园、自然教育3个品牌,将科普宣教融入全域游憩,提升当地群众和游客的“共享”福祉。
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是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首要任务,而全民共建共享、共同保护、全社会共同参与是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清华大学教授杨锐表示,“全民共享”是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公园治理的必然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国家公园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让人民群众不断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改革成果。
对当地居民而言,首批5个国家公园共有5万多社区居民被聘为生态管护员,年人均获得工资性收入1万—2万元。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推行“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员政策,自2023年第四季度实施以来,从园区居民中选聘生态管护员8139人,户均增收约1万元。三江源国家公园通过“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员制度,让原住居民成为保护管理的主体,端上了“绿色碗”,吃上了生态饭,由草原利用者变为生态守护者和改革红利获得者。
对广大游客而言,5个国家公园都根据自身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禀赋,设置了开放区域和旅游路线。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置了10条生态游憩精品线路和科普廊道,五指山、吊罗山、黎母山等都是知名目的地。武夷山国家公园既有碧水丹山等自然景观,也有朱熹故里、闽越文化、红色文化等人文资源,“打卡”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成网络热点。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规划了广元唐家河园区、雅安喇叭河园区、眉山瓦屋山园区3条游憩线路,以及11处成熟的游憩区域。
就国家公园的共享属性,杨锐提醒记者,共享不仅应被理解为游憩利用,也意味着为国家公园、为社会、为生态环境的志愿付出。在游憩利用的同时为生态付出,付出本身也是一种获得,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幸福。
国家公园是凝聚人类不同文化与自然的特殊空间形态,承载着人类的乡愁与家园梦想。如今,国家公园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全民共享国家公园生态福祉的宏大格局正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图景愈发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