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多元文化共融,是全国少数民族占比最高、民族自治地方面积最大的省,是全国民族工作大省。
这里的各族人民,始终牢记“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携手描绘青海民族团结的美丽画卷。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这次我真感受到了,贾萍就像是我的亲妹子。”居住在西宁市城东区东府嘉和小区的李花因为做了手术生活不便,邻居贾萍得知这个情况后,主动照顾她,送饭、打扫卫生,贾萍的举动让李花十分感动。
“在我们社区各族居民相亲相爱、互助互敬的故事数不胜数。”西宁市城东区东兴社区党委书记冯晓霞说,“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我们的节日’等活动为契机,举办各类民族团结主题文化活动,打造民族团结广场,联合驻区单位开展理论宣讲、文艺汇演、‘邻里守望’志愿服务等群众公益文体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个离不开’更加深入人心。我们还组建了‘爱晚风采秧歌队’‘锅庄团队’等文化小分队,开展各民族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打造各族群众共乐平台,丰富辖区群众文化生活。通过开办社区‘四点半课堂’,搭建‘社区小影院’,开放社区图书阅览室等方式,不断拉近各族居民之间的感情。”
城市社区是各族群众的家,也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主阵地之一。在加强城市民族工作方面,我们推进“社区石榴籽家园”建设、成立民族团结理事会、组建“社区民族之家”等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有了党的好政策,才有我们现在的好生活啊!”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甘子河乡达玉村村民卡保说。在党的惠民政策下,达玉村办了2个畜牧合作社,建起了养殖畜棚、储草棚,畜牧业年收入有了大幅提高,同时,村里还积极探索“旅游+牧业民俗”的经营模式,将村集体经济从单一畜牧业转入多元化,2020年农牧民人均收入达1.6万余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省委省政府始终以“小”财政办“大”民生,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高质量发展、民生改善、“四地”建设等重大战略深度融合,打造经济新业态。一大批农牧民吃上了生态和特色旅游饭。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出台推动“拉面产业”发展、促进“青绣”产业升级的实施意见和行动计划,“拉面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过180亿元,30万名农牧区妇女参与巧手脱贫,“舌尖上的拉面”“指尖上的青绣”成为彰显民族团结进步价值和时代主旋律的青海特色产业。
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民生改善问题,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不断加大对就业、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千方百计扩大民族地区群众就业,下大力气办好民族地区教育,通过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系列项目,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得到明显提升。重点解决卫生健康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全国率先组建市县乡村紧密型四级医联体,从根本上解决“分级诊疗、双向转诊”问题,实现了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持续增加对民政事业的投入,城乡低保实现全面覆盖,敬老院服务功能得到不断拓展,落实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推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走进西宁市晓泉小学,教学楼内,“民族团结展厅”里摆放着各民族乐器、手工艺品等,“灯箱文化”向师生展示着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医药文化、脸谱文化、青花瓷文化、刺绣文化、民族乐器文化、汉服文化……各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进了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促进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
“我们把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到学校育人工作的全过程,在开学典礼、升国旗仪式、晨课、班队会、主题队会活动、少先队员建队日活动,精心策划安排,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手抄报、书画、手工艺品、科技制作等形式多样的创作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切实提高学生们的民族团结意识。”晓泉小学校长王琳说。
文化认同是各族群众凝心聚力的重要纽带。一直以来,我们重视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藏族文化(玉树)、热贡文化、格萨尔文化(果洛)、循化撒拉族文化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深入打造热贡艺术、格萨尔、玉树土风歌舞等文化品牌,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民间舞电视展演、国际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等大型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打造《松赞干布》《热贡神韵》等文化精品,加大少数民族古籍保护整理,厚植各民族团结融合、多元一体的精神内涵。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全省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创造更美好更幸福更和谐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