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3-2030年)》正式对外发布

来源: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

8月23日上午,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在省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湘国作主题发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田俊量、孙立军、晁世海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赵翃昊主持,中央驻青新闻单位、省垣主要新闻媒体及网络媒体参加。

微信图片_20230824172908.jpg

王湘国表示,《总体规划》是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践行省委省政府、国家林草局具体要求,充分吸纳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专家、学者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总体规划》充分体现了政治性、系统性、实践性原则。即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对青海工作特别是生态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体现了原真性完整性保护要求、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相统一、国家公园建设与地方发展相统一的原则;体现了近年来青海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的生动实践。《总体规划》强调,要把三江源国家公园建成青藏高原大尺度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先行区,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王湘国表示,将按《总体规划》明确的重点任务和相关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运行机制,细化责任清单,切实守护好三江源头,守护好“中华水塔”,守护好青藏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让三江清流永远滋润华夏神州生生不息。

发布会上,田俊量向记者介绍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弹性管理措施,弹性管理是自然保护管理上的一项创新探索,在核心保护区、一般控制区的特定区域和外围关联区,采取针对性、差异化、分类动态管控措施,保护好“中华水塔”,保持高寒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实现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和绿色发展相统一。

孙立军就怎样建设和谐社区回答记者提问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的重要特征,建设和谐社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强调的最重要的一对关系。《总体规划》从创新国家公园社区发展模式、推动绿色发展、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3个方面对此做了系统部署,旨在实现国家公园建设和世居群众利益共建共享目标。

晁世海在回答今后怎样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这个问题时说,下一步按照《总体规划》开展国家公园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治理,扎实有序推进监测监管、科技支撑、自然体验、和谐社区等重点建设任务,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努力把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藏高原落地生根的一张闪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