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黄河源园区召开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领会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精神,园区专职副书记、副主任甘学斌主持会议,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会议。会议全文传达学习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大会精神。
会议指出,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是在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对于进一步统一全省党员干部群众思想、凝心聚力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代会报告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充满温度,饱含力量,彰显了责任担当。
会议要求,把学习好、传达好、贯彻好大会精神作为当前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来抓,迅速在园区掀起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热潮,深刻领悟、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各党支部要认真组织支部党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专题学习会等多种形式,动员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坚决把大会精神学深、悟透、做实,坚定不移地用大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园区生态保护和国家公园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会议强调,党代会报告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践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建立健全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支持保障政策,确保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一是提高站位履行源头职责。把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学深悟透大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重要讲话和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五项战略任务,结合省州党委政府作出的决策部署和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深入研究谋划,完善工作思路,抓实工作重点,着力在工作上不断丰富新内容,在实践中不断推出新举措,在成效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二是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考虑各类生态要素,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落实差别化管控措施,推动国土空间科学合理布局。依托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行动、极地保护行动、“中华水塔”保护行动计划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等,全力推进黄河源园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新一轮草原奖补政策,强化禁牧封育等措施,统筹实施黑土滩(坡)治理、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沙漠化土地防治、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深入推进河湖长制、林草长制,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着力提升黄河源园区水源涵养功能。三是探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聚焦“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正确把握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充分挖掘自然人文生态资源,探索开展自然教育、生态体验、生态旅游等活动,切实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争取落实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湖泊、水流等领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使牧民群众在参与生态保护中获得稳定长效收益。探索推进野生动物与家畜争食草场损失补偿试点工作,制定出台野生动物与家畜争食草场补偿管理、资金管理和绩效考核办法,建立多渠道野生动物意外伤害补偿机制。四是建立健全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进一步挖掘本地生态保护价值、自然景观展示价值和历史文化原真价值,全面建立生态产品本底和数据库。探索符合实际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绿水青山转换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五是有序扩大社会参与。坚持开放、共享、共建原则,建立社区协调发展机制,全面开展志愿服务招募,引导牧民群众、专家学者、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建设与发展中。持续深化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广汽集团、中科院野生动物研究所、清华大学等社会组织、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黄河源园区科技支撑工作,开创生态共建、环境共治、成果共享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