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里,“康”是边地的意思,青海的果洛、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域上属于“康”区,康区的藏族人被称为“康巴”。 康巴藏族青年男女的婚礼非常讲究,需中规中矩地走完一系列程序。男方在向姑娘家正式求婚时,要请一位能说会道的或者德高望重的长辈,带着哈达、砖茶和青稞酒一同前往。女方家人同意后,选吉日将婚期确定下来后,双方家庭则开始筹备婚礼。 康区一场传统婚礼需要三天两夜,而现代康巴婚礼的风俗渐渐简化,现代生活元素渗透。家具、家电、电脑等早已出现在新娘嫁妆中,新一代的康巴人不忘传统的同时,积极融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整个婚礼分送亲婚礼和迎亲婚礼两部分来进行。出嫁前的早晨,新娘被贵重首饰打扮一新,一场隆重的婚礼开始了。送亲婚礼由女方家举办,男方家也会派出能说会唱的迎亲使者前往参加,迎亲人数不限,但只能去单数不能双数,空额是专为新娘留的。 新娘离家,父母不能送出门,只能在家里与女儿告别。女儿接受父母所赠与的第一条哈达和第一声祝福,情不自禁大哭一场。新娘走出家门,送亲和迎亲的人纷纷献哈达给新娘。 送亲队伍中,新娘舅舅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另外还有一位品行高尚、颇有权威而能言善辩、幽默风趣的“尼宝”(婚使)。当新娘一行来到离新郎家一箭之遥时,新郎家人举行敬酒献哈达的仪式。尼宝出面,以特定的词曲诘问美酒的来历、敬酒的诚意、饮酒的意义等,敬酒者也要用说唱形式一一作答,新娘才会接受哈达和美酒。接着,新娘舅舅送9种陪嫁礼品,就是以骏马为主的九牲畜、以锦缎为主的九绸缎、以虎皮为主的九兽皮、以羊肉为主的九食品等,一般都是象征性的送上几种即可。
到新郎家口,新娘要先踩青稞摆出“卐”字的白毡,在手捧酥油糌粑供奉品、彩箭和酒壶、酒碗的男女青年引领下,由伴郎伴娘陪同,绕煨桑台三圈后进家入席。席间新郎新娘互赠信物,接受长辈的祝福和哈达,并向长辈敬献哈达。随后,大家一边吃席,一边听婚使说唱婚礼词,以吉祥的祝福和不无夸张的言辞赞美新娘的家乡,新娘的父母,新娘的贤惠勤劳和财富人缘等。新郎方也踊跃参与,互相尽情赞美祝福,有说有唱,诙谐幽默,气氛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