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 三江源地区是一个水的世界。独特的生态环境,营造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海拔大面积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加之高山四围,有利于局部降水,使得地势高亢、气候寒冷、大气涵水能力弱的半干旱气候区也能储存生命之水。
三江源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之源 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冰川纵横,河网密布,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江河多年平均径流量499亿立方米,水质监测均为优良,是中国和东南亚10多亿人民的生命之源,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水塔”、“亚洲水塔”。
奇异壮观的冰川 地球上除了南极北极的冰山冰川外,就数三江源的冰川奇异壮观了。江河源区的冰川主要分布在昆仑山海拔5000米、唐古拉山海拔5800米以上的山地,这里适宜平顶冰川和冰帽的发育成长,主要类型有冰斗冰川、悬挂冰川、山谷冰川和平顶冰川。如著名的长江源区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山,峰顶有181.5平方公里的冰川面积,其东南西北四方还分布有85条冰川,面积为662平方公里。
湖泊、湿地和沼泽 国家公园内湖泊众多,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有167个,其中长江源园区120个、黄河源园区36个、澜沧江园区11个,以淡水湖和微咸水湖居多。 三江源地区主要分布着湖泊型湿地、河流型湿地和沼泽型湿地三种,以扎陵湖、鄂陵湖及星宿海小湖泊群形成的湿地是典型的湖泊湿地;黄河源区河床较宽,水流缓慢,入河溪流多,水生植物生长良好,便发育成为河流型湿地;由丛生的草丘、水洼和草茎腐烂发育成的沼泽,以及热融湖塘生长着高寒篙草的沼泽草甸,在辽阔的江河源区呈斑状广泛分布。沼泽与河流、湖泊湿地总面积29842.8平方公里,成为三江源独特的自然景观。
世界上中低纬度最大的冻土区 青藏高原最大的“多年冻土区”在三江源,从海拔4354米的昆仑山北坡西大滩,向南延伸至西藏自治区北部海拔4780米的安多县,长达600多公里。科考发现,长江源区冻土厚度在唐古拉山以北为100-120米,昆仑山口附近厚达175米。大面积高山冻土的存在,是高原冰川、高原湿地、高寒草原存在与高原生态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无垠的冻土带,从每年的5月开始在表层融化,到八九月份,融化程度可达1-4米,进入9月下旬,又开始冻结,如此反复,使这一地区出现了稀有的冻胀裂缝、冻胀斑土、冰胀丘、冰锥和融冻滑泥流、融冻滑塌、热融湖塘等冻土地貌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