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 青海省沙化土地面积总体减少

    青海省沙化土地面积总体减少

    记者从青海省林业厅了解到,目前我省治沙防沙工作总体上实现了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从扩展至缩减的重大历史性转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将持续加大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力度,力争到2020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42.5万公顷。...

  • 河长守护下:湟水河上野鸭来戏水

    河长守护下:湟水河上野鸭来戏水

    总河长月巡查8次、责任河长月巡查至少1次、社区河长月巡查6次、专职巡查人员日巡查12小时,确保河道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解决。

  • 多种罕见鸟类现身南北两山

    多种罕见鸟类现身南北两山

    8月14日,记者从西宁野生动物园、西宁市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获悉,在大南山生态绿色屏障中,工作人员不仅看到了本地罕见的小太平鸟、原鸽、花彩雀莺、粉红胸鹨等鸟类,还发现有兽类豹猫出没,这是我市29年来克服重重困难、持之以恒坚持植树造林、改造南北山生态环境取得显著成效的标...

  • 懂基层爱人民 以身许党许国

    懂基层爱人民 以身许党许国

    8月13日,青海省委省政府召开援青干部人才座谈会。省委书记王建军出席并讲话,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刘宁主持。王予波、王宇燕、于丛乐参加。

  • 如果村里有了“文化人”

    如果村里有了“文化人”

    文化的主体依旧是人,当前的扶贫形势下不仅在于往农村贫困地区送一些“文化人”,更应该着重于让这些贫困户成为广义上的“文化人”。当每个贫困户有了自主的脱贫意识,有了求富、更新的意念,更有了具备脱贫的技能和才能,那么,一个村子就不仅仅是靠一个“文化人”来推着大家向前发展,而是...

  • 科技支撑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守护好这片最洁净的地区

    科技支撑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守护好这片最洁净的地区

    近年来,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其中,科学研究功不可没。“在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科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作出如此评价。...

  • 用司法守护绿色“三江之源” ——专访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明国

    用司法守护绿色“三江之源” ——专访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陈明国

    三江源生态关系重大,影响程度深、范围广,司法应当更多、更主要地立足于保护国家权益、社会公益;三江源生态敏感脆弱,生态自我恢复、修复能力很差,司法必须侧重于恢复或修复,而不是简单地追责追偿;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设立,满足保护生态环境、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多重目的,司法要统筹兼顾,促进...

  • 青海筑牢三江源生态安全屏障

    青海筑牢三江源生态安全屏障

    记者近日从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现场观摩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三江源二期工程已累计下达投资97.11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60.5%,累计完成投资95.48亿元。

  • 良好的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良好的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中指出,要立足于生态保护优先,处理好八个方面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作为生态大省,我们更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 中国土乡“非遗之花”在保护中传承

    中国土乡“非遗之花”在保护中传承

    11日上午,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镇松德村的一户庄廓院外,一对土族母女坐在树荫下绣花。“一针两线,上拉下盘。”不久,绣布上一朵鲜艳的“太阳花”慢慢绽放开来。

  • 图解丨8年草原生态“补奖” 擎画牧业振兴绿色愿景

    图解丨8年草原生态“补奖” 擎画牧业振兴绿色愿景

    自2011年起,中央财政在内蒙古等13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近8年来,草原保护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草原科学利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转变,我国草原保护建设成效明显。...

  • 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发布

    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生态环境部10日发布《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将用三年时间全面监督检查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排污单位、运维机构三类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