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报记者李欣
“我国陆地保护地面积扩大了790余万公顷,是预设目标的6倍,超额完成终期目标。”近日,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国家公园体制机制创新项目(以下简称GEF国家公园项目)(C-PART1)成果发布,12项指标任务全部完成,其中有8项指标超额完成。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GEF国家公园项目于2019年启动以来,推动中国自然保护地管理机制创新,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自然保护地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标准的制定和试点示范能力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GEF国家公园项目首席技术顾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原副院长王毅表示,通过一系列的顶层设计、制度改革和地方实践,有利于促进实现中国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目标,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的保护地发展提供中国经验,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下“3030目标”实现。
推动国家公园体制机制改革
国家公园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2019年,中国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成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推动中国保护地管理机制创新,建立有效的国家公园体系,增加保护地面积,增强保护地管理有效性,保护具有全球重要性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启动了GEF国家公园项目。
从“中华水塔”三江源,到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再到人口密集型城市。GEF国家公园项目聚焦当前国家公园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选取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部分和浙江省仙居县作为试点。
GEF国家公园项目经理、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正高级工程师王爱华介绍,通过制修订地方国家公园相关法律法规,推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推动省级立法方面,共完成8份国家公园法律法规地方试点制修订,包括《三江源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试行)》《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办法》等,推动仙居县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和具体措施纳入“十四五”规划。
特别是在跨省立法方面,横跨川陕甘三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实现了跨省协同。“四川、陕西、甘肃三省人大常委会开展协同立法,形成大熊猫国家公园川陕甘协作工作机制,实现整体保护、系统治理。”四川省林草局副局长陈宗迁介绍道。
国家公园体制机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于出台国家公园法。3个试点的立法经验,不仅为地方国家公园和保护地提供了示范,同时也有效推动了国家层面的立法进程。
“借助专家资源优势,我们深度参与,围绕国家公园立法的目的、框架、内容、路线图开展研究,大力推动立法进程,为国家公园法的起草、法律文本贡献了重要的研究成果。”王爱华说。
同时,针对解决保护地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GEF国家公园项目通过开展试点建设,增加了试点保护地面积。
“对标国家公园建设标准,我们整合了多个自然保护地,保护地面积增加了一万多公顷区域。”浙江省仙居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主任吴宏伟说。
支撑中国履行国际公约
在保护地面积增加的同时,省级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保护地管理的有效性显著增强。
在能力建设方面,通过开展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多样化投融资、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等课题研究,探索绿色融资机制的可行性,成功撬动了6000余万美元的配套资金,用于保护地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为支撑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GEF国家公园项目首次提出建立科学指标评估体系开展保护地整合优化后评估工作;在25个省(区市)共计322个国家级保护区开展自然保护地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工作,为自然保护地环境保护成效评估工作提供数字化整体服务。
在加强生态廊道建设方面,GEF国家公园项目在国家层面开展了中国保护地网络空间格局优化及国家生态廊道规划设计,编制中国识别生物多样性关键区(KBAs)的应用案例及指南,促进国家和地方层面自然保护地网络空间规划和优化。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孙立军表示,试点建设以来,国家公园的面积由原来12.31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9.07万平方公里,对45种重要物种的栖息地,构建了最适宜生物物种迁移和扩散的生态廊道,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综合管理提供了系统科学的技术支撑。
一项项成果让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提速”,助力“昆蒙框架”、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NBSAP)等目标实现,为支撑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多项目标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包括“昆蒙框架”的“3030目标”和NBSAP的优先行动9(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昆蒙框架”目标9(在国内提高财政资金水平),NBSAP的优先行动17(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优先行动26(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昆蒙框架”目标20、21、22和23(能力提升、知识管理、包容性、促进性别平等),以及NBSAP的优先行动4(生物多样性公众意识和教育),为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
此外,作为GEF国家公园项目成果之一的生物多样性知识平台,成功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上进行展示,获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赏。
图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藏羚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