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2024-09-04
来源: 三江源国家公园
【字体大小 :

刘春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全省野生动物高水平保护利用力度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三江源地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世界上食物链最完整的地区之一,也是大型食肉动物分布较广的区域,更是“人兽冲突”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园区内有野生陆生脊椎动物310种,雪豹、金钱豹、藏羚等24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兔狲、水獭、岩羊等60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随着保护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正如您所说,“人兽冲突”日益增加,某种程度上一成为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三江源地区在“人兽冲突”中,主要涉事的动物物种是大型有蹄类食草动物和食肉类动物猛兽,狼、雪豹侵害牲畜,棕熊入室破坏及伤人,有蹄类食草动物争食牧民草场。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其中一条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保护和发展好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的关键,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生活的主要是藏族牧民,源于宗教信仰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但是随着人兽冲突”事件不断提升,野生动物致人伤亡和造成家庭财产损失,牧民对野生动物给家庭造成损失会使降低牧民对野生动物致害的容忍度。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心解决园区群众急难愁盼和全社会关注的“人兽冲突”问题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针对园区棕熊、狼等野生动物频繁侵入牧民家园威胁群众人身、财产安全,食草类野生动物与家畜争食草场的实际,在落实受害群众补偿兑现、积极推动保险赔偿试点工作的同时,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在缓解“人兽冲突”方面积极主动开展了一些探索性工作。

一是加大社会面的宣传力度。向危害严重地区群众发放防熊、防狼手册,提高防范意识和技能。制作藏汉双语版的《防熊防狼漫画手册》,提醒牧民不要在空置的房屋内存放食物,要将食物存放在密闭的金属箱子里,房子周围不堆放垃圾,多养藏狗或藏獒看家护院,通过放鞭炮、敲锅等方式驱赶熊等防熊知识教育宣传。

二是压实基层园区的防范责任。针对春季气候转暖藏棕熊冬眠后觅食活动频繁且易造成危害和虫草采挖季群众进山较多的实际,及时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各园区提高认识,落实好属地防范责任,认真研判形势,做好群防群控和预警,制定针对突发性事件的危情处置应急预案,强化食物垃圾管理和防范宣传等。

三是积极推动综合防范措施的研究和试点工作。在玛多、杂多、治多和曲麻莱4个县的扎陵湖、扎青、索加和曲麻河乡等4乡12个村进行了防护型网围栏试点建设,设置防熊电围栏共50户、高2.2米的坚固型高标准网围栏150户。积极争取资金,投入200万元,在治多管理处启动实施了集装箱式防熊屋建设试点工作,起到了很好的防范作用。

四是落实和探索各类补偿赔偿和基金保险工作。在统一推进和落实《青海省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失补偿办法》《青海省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失保险赔偿试点方案》的同时,鼓励各园区积极探索开展各种补偿基金保险制度。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扎青乡地青村、索加乡牙曲村和莫曲村,建立以预防为主、补偿为辅的“家畜保险基金”。2022年,澜沧江园区与中国人寿公司签订民生救助责任保险,县级财政安排40万元,为全县7万人口投保,其中以野生动物伤害为主险。2018年起,管理局与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生态管护员每人每年上缴保费64元,太平洋保险公司出资32元,共计96元投保人身意外伤害险。意外伤害死亡保额每人30万元,意外伤害医疗保额每人2万元。今年,计划申请将生态管护员保险费用170万纳入中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为保险提供资金保障。

五是积极开展有蹄类野生动物与家畜争食草场试点工作。2021年,根据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在长江源、黄河源和澜沧江源三个园区的治多县、曲麻莱县、玛多县和杂多县4县范围内以村为单位,选择了野生食草动物分布较密集、活动较活跃的13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开展试点工作,落实补偿试点资金998.63万元。去年,制定了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与家畜争食草场损失补偿试点实施和资金管理办法、损失补偿绩效管理办法,为补偿试点工作提供了遵循和执行标准。目前,正在开展2023年度资金补偿试点工作,待试点结束后,将总结两年度试点经验,为解决三江源地区争食草场事件提供参考。

六是开展预防缓解“人兽冲突”专项行动。今年初,我们会同玉树州人民政府、果洛州人民政府、省林草局共同制定印发了《预防缓解“人兽冲突”行动方案》,按照三年行动确定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同向发力,同题共答,积极行动,上下联动,确保人兽冲突得以预防环节。今年内重点推动联防联控及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响应的防范体系,制定“人兽冲突”应急处置预案,组建专业应急、巡护队伍,适时组织应急演练、在肇事动物活跃区域附近安装警示标识、为巡护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置装备,开展专业巡护培训、制定宣传计划并开展必要宣传等工作任务落实。

在现阶段,完全消除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能实现的,正如您的建议,我们仍需积极探索高水平保护野生动物的方案,减少“人兽冲突”,并促成人类与动物和谐共存的新模式。我们将按照您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一)完善生态管护员制度。“一户一岗”政策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最鲜明的特色之一,生态管护员承担着生态保护和缓解“人兽冲突”各项综合措施在“最后一公里”的落实。目前,随着国家公园范围的扩围和户籍人口的增加,新增人口需要纳入“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员岗位,为继续保持“一户一岗”政策的连续性,将新增人口纳入其中,让更多牧民从这项普惠性政策中获益,进一步降低牧民家庭对草场的依赖度,提升对野生动物的容忍度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二)持续落实损失赔偿保险。根据我省印发的《青海省陆生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失保险赔偿试点方案》,在全园区做好野生动物造成人员财产损失保险赔偿工作。尽快落实每年度170中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为生态管护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落实生态管护员保险长效机制。同时,借鉴杂多县为全县牧民购买保险的实践,积极探索政府投保、第三方保险理赔、群众获益的险种模式,争取全园区范围内推广保险制度,让其成为政府兜底补偿野生动物致害的主要抓手。

(三)续开展野生动物争食草场补偿试点。先期开展的第一轮野生动物与家畜争食草场损失补偿试点工作中,通过创造性地提出“草原贡献值”概念,精准补偿为野生动物留出生存空间的牧户,有效推进了草畜平衡制度,缓解了野生动物和家畜争食草场压力,初步达到了试点目的。今年,该补偿试点资金已落实,将按照试点要求,完成补偿试点工作,并形成一套本底数据集、一套监测体系、一套损失补偿标准、一套监控体制、一套发展制度、一套评估方法“六个一”的成果,完成青藏高原开展有蹄类和家畜争食草场补偿的建议报告,为扩大范围推广野生动物争食草场补偿工作提供可行的经验。

(四)探索开展特定野生动物种群调控研究。积极衔接省行业有关部门、科研院所等,开展重点物种调查研究,重点分析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种群数量骤增,分布范围扩张,与家畜争食草场,对局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展一些特定物种具有前瞻性的种群调控研究。例如,以藏野驴分布较多的黄河源园区为调查区,对藏野驴种群数量、种群结构、分布及活动范围等情况进行调查,掌握其集中分布区域、主要危害区域和危害类型,对超过生态容量、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藏野驴种群,制定猎捕措施等种群调控方案,在科学调研基础上,报国家林草局批准后实施种群调控试点。

联系人:赵德香     联系电话:8233109


三江源微信
三江源微博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Copyright © 2023 sjy.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
青ICP备17001282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27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630000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