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至14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邱纪春赴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澜沧江源园区调研工作,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和全省“两会”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国家公园体制机制、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提升项目建设质效、探索开展特许经营项目、积极主动参与青南地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试验区建设,高质高效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管理各项工作。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立军,玉树州杂多县、治多县、曲麻莱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分别参加调研。
3月10日下午,邱纪春一行与玉树州委书记蔡成勇、州长龙措座谈,共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园地共建共治共享事宜,并就深化州局联席会议、探索创新特许经营制度、建立信息共享与决策协同机制等事项达成共识。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亲自谋划推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进一步优化完善管理体制,构建权责明确、边界清晰、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国家公园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联农带农机制,探索国家公园经营性服务,维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永续发展;要强化人才科技教育支撑,加快数字赋能,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建设绿色智慧智能三江源国家公园。
3月11日,邱纪春一行前往澜沧江源园区实地调研门禁系统、昂赛特色小镇管理运行以及昂赛乡生态保护站、生态监测保护站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详细了解园区生态保护、智慧监测、巡查巡护、社区共治等工作情况。随后,邱纪春走进昂赛大峡谷社区发展生态体验户云塔和义西家中,了解了“一户一岗”制度、生态补偿机制落实情况以及牧民群众通过参与生态管护、生态体验增收致富情况,倾听了他们从普通牧民转变为园区生态管护员,从被动接受管理向国家公园管理参与者转变的故事,叮嘱他们守护好家乡一草一木、积极参与生态体验等特许经营项目,通过培训掌握开展接待服务、环境教育等方面的技能,规范生态体验活动,提升服务专业性和生态体验的品牌影响力,积极创建温馨舒适的环境,增强访客体验,用一言一行讲好国家公园建设故事,成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桥梁。要求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要进一步梳理明晰管护员工作职责,建立生态管护员电子档案,规范管护员管理。要构建“一专多能”复合型队伍建设,赋予管护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便民工作服务员等新角色,实现“一人多岗”的职能升级。要搭建多元参与平台,构建“兴趣+责任”双驱动参与模式,充分发挥管护员特长,支持摄影爱好者组建“生态影像队”记录生态变迁,鼓励文化传承人开发生态教育课程,实现生态保护与牧区发展的良性互动。
3月12日,邱纪春一行深入治多县索加乡莫曲村开展“一宣三促”,调研生态保护、民生改善、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情况,看望慰问联点帮扶村驻村干部,详细了解牧民生产生活情况。他强调,要把乡村振兴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共赢共荣。教育引导牧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修复治理、生态监测、生态管护、环境教育,拓宽增收渠道,以产业带动就业,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学深悟透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发挥好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的桥梁纽带作用,落实落细产业帮扶等政策,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强化动态监测,深入贯彻落实局党委、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及时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反映上来,为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有力支撑。调研期间,邱纪春一行走访慰问巴荣扎西多杰、布毛2家帮扶户,与他们亲切交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国家公园建设,叮嘱驻村干部要坚决落实各项帮扶政策,用心用情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3月13日,邱纪春一行前往曲麻莱实地调研叶格、曲麻河乡门禁、生态保护站和玉珠峰国际登山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情况。他强调,门禁和生态保护站不仅是物理屏障,更是生态安全的重要节点,要切实建设好、利用好、发挥好功能作用,打通与管理局大数据中心的数据共享通道,精准管控人员和车辆进出,及时预警异常行为。拓展生态保护站功能,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生态保护-科研-教育-民生”四位一体示范平台。探索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运行模式,积极参与支持“玉珠峰登山”文旅品牌建设,深化联农带农机制,助力青南地区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试验区建设。
3月14日,邱纪春一行实地察看在建可可西里自然教育课堂提升项目,指导可可西里展厅提质增效。他强调,可可西里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专门指出“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长期以来,可可西里为长江中下游水资源保障发挥了积极作用,保护可可西里这片净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继续弘扬“可可西里坚守”精神,感恩奋进、实干担当,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周边省份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强化巡护管理,全方位全领域筑牢生态安全防线,积极打造成为全省保护管理的示范点,切实把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好。
调研期间,邱纪春一行听取澜沧江源园区管委会、治多管理处、曲麻莱管理处和可可西里管理处工作汇报,看望慰问干部职工。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为青海擘画了生态保护的宏伟蓝图,我们必须履行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要职责。各园区管委会(管理处)作为国家公园管理的前沿阵地,是国家公园治理的执行主体、是保障“中华水塔”生态安全的核心力量,承担着生态保护修复、执法监管、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社区共管与可持续发展、科研合作与公众教育的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深厚的政治分量、理论含量、精神能量和实践力量,把学习成效自觉转化为增强觉悟、提高本领、做好工作、推动发展的生动实践。二要厘清工作职责。进一步优化完善管理机制,切实厘清园区内外职责,认真落实局党委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履行好生态保护、项目实施、执法监管等各项职责,着力推动落实国家公园建设各项任务。三要加强能力建设。针对承担的生态保护、资源管理、执法监管等诸多职责,通过系统学习、定期培训、开展交流等活动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主动参与跨部门协作、重点项目攻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业务技能,提高综合素养,确保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落实落地落细。四要加强执法监管。通过卫片执法、巡护执法,把好入园审批关,以科技助力全域监测,形成全链条闭环管理。积极发挥生态管护员“探头”作用,利用其熟悉地形优势,扩大监管覆盖范围。加强与森林公安、生态环境部门衔接配合,定期开展专项行动,不断提升执法监管效能。五要强化项目实施。发挥《总体规划》引领作用,统筹兼顾生态保护修复、社区可持续发展和治理能力提升,及早谋划“十五五”重点项目,建立项目库,加强项目论证、科学编制方案,优化资金使用效益,精准谋划一批强基础、补短板、增后劲、利长远的重大项目,避免出现项目重复申报、内外不分、档案不全、效益不高等问题。健全考核评估机制,加强项目“立项—施工—验收—评价”全流程监管和全过程动态监测,确保项目全周期可控可溯。六要加快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农牧民生产生活关系,助力社区协调发展,深化联农带农机制,探索国家公园经营性服务项目,走好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双赢之路。七要加强沟通协调。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常态化联席会议、突发事件快速响应等机制,互通有无,实现信息共享。统筹生态补偿、产业转型等重大政策落实,推动解决人兽矛盾调处、区域边界管理、协同执法监督等具体问题。八要加强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园区纪委监督执纪作用,运用好第一种形态,做实做细干部日常监督管理,聚焦责任落实、服务效能与廉政建设,建立生态修复、巡护执法等重点工作的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坚决整治“推脱怕贪”顽疾,推动作风建设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加快财政数字化管理和项目智慧化监管系统建设,建立督查机制,改变传统方式,创新管理手段,有效提升日常监管质效,切实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三江源生态铁军,为三江源国家公园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