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2016年1月8日,省科技厅组织对“青海省黄南、果洛、玉树藏族自治州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资源配置”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月上旬,青海省申报的黄南泽库泽曲、果洛班玛玛可河、玉树曲麻莱德曲源、乐都大地湾4处国家级湿地公园获批。青海省新增湿地保护面积9.32万公顷,国家湿地公园面积由21.1万公顷增加到30.42万公顷。青海省国家湿地公园数量也由原来的11处增加到15处。
2016年1月21日至22日,省三江源办联合有关部门对项目区四州一市人民政府、省级行业管理部门、省级项目实施单位进行了年度目标任务综合考核。
2016年1月25日,省三江源办主持召开2015年度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监理工作综合考评会。
2月
201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水体湿地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有效改善一三江源重现千湖美景》。
2016年2月17日,新华网刊发《青海:绿染江源守生态红线绿色发展谋生态红利》。
2016年2月22日,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三江源办、省工程咨询中心及三江源项目区各州三江源办,对2016年度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审查并通过。
2016年2月26日,中新社刊发《青海三江清水向东流》。
2016年2月27日,中新社刊发《青海三江源重现“千湖美景”》。
2016年2月29日,省三江源办组织两个工作组分别督查海南州、黄南州三江源生态保护年度前期工作和资金管理情况。
3月
2016年3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
2016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习近平强调,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2016年3月28日,2016年度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推进会在省会议中心召开。会议通报了三江源二期工程2015年度实施情况并对2016年度项目建设目标任务进行了说明。三江源办与项目区州政府、省直相关厅局签订了年度项目实施目标责任书、党风廉政责任书。会议对2015年度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实施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
4月
2016年4月11日,省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的部署意见》,确定了8个方面、31项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单位,提出了“一年夯实基础工作,两年完成试点任务,五年设立国家公园,十年形成保护典范”的工作目标。
2016年4月13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动员大会,正式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同日,青海省出台《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机构设置方案》等31项具体方案。
5月
2016年5月11日,根据青办发〔2016〕18号通知要求,将设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更名为“青海省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柴达木盆地、湟水流域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监督、协调(调度)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的实施等工作,其涉及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生态保护建设二期工程项目的实施职责划人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筹)。
6月
2016年6月7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筹)正式挂牌,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三个园区管委会(管理处)一并成立,4个县政府大部门制改革一并完成,合理划分了园区管委会和地方政府权责,实现了保护管理体制机制的重点突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园区就整合了所涉4县国土、环保、农牧等部门编制、职能及执法力量,建立覆盖省、州、县、乡的4级垂直统筹式生态保护机构,并在各村成立了牧民生态管护队。
2016年6月19日,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科技支撑院士专家咨询会在西宁举办,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的知名院士专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为青海探索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提供理论依据、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
2016年6月20日至28日,由青海省水利厅组织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综合科学考察队27名成员,穿越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澜沧江园区,跋山涉水4500多公里,对长江、澜沧江园区水资源、水生态环境和地形地貌开展了深入考察,获取了大量珍贵的水文要素、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数据,顺利完成了各项科考任务。
2016年6月27日,第一批699名生态管护员骑着马和摩托车开始上岗,履行生态巡护责任。
7月
2016年7月,在治多、曲麻莱等4个县开展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设置试点。
2016年7月7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筹)党委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宣读局机关和各园区管委会(管理处)、各园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资源环境执法局共14名副处以上干部的任免文件,并召集副处以上干部进行集体任职谈话和廉政谈话。
2016年7月8日,为庆祝建党95周年,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会同省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共同举办了庆祝建党95周年“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的庆“七一”活动。
2016年7月9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参加“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活动,管理局主要领导参加了“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绿色发展、知行合一”的主题论坛。
2016年7月12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发展规划编制大纲》审查会在西宁召开,来自全国生态环保、农林牧水、农村经济、旅游等多个领域的二十余名规划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省委改革办、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牧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交通厅、省工程咨询中心等部门负责同志及有关专家参加审议,会议审查通过了《规划大纲》。
2016年7月18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学术会议”在西宁召开。省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省人大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农牧厅、省林业厅、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交通厅、省旅游局、省能源局、省工程咨询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省内外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知名专家从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国家公园的国内外情况比较、宗教伦理与生态保护、三江源国家公园法制化建设的优先地位、互联网+旅游等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编制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2016年7月29日,中编办调研组与青海省编办、省水利厅、农牧厅、国土厅、林业厅、环保厅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在西宁进行了体制试点进展情况的座谈。会议介绍了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的推进情况、取得的成效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机构运行等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并明确反馈了体制试点中需要中编办协调解决的事项。
8月
2016年8月,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设置全面铺开,管护员经过培训陆续持证上岗。
2016年8月3日,中央改革办领导及省委有关领导共同赴玉树调研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2016年8月4日,省委主要领导调研并听取了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的汇报。省委领导指出,国家公园试点工作要体现“四个更加”,保护工作要体现“科学性、创造性、开放性、主动性”的重大要求。
2016年8月12日,由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牵头组织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工作协调部署会议”召开,省财政厅、林业厅、农牧厅、民政厅、扶贫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就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前期工作进行了研究讨论,就今后推进工作进行了协调安排。
2016年8月17日,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委一行7人来青调研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由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牵头组织的座谈会上,省委改革办、省编办、省发改委、省科技厅、民政厅、财政厅、人社厅、国土厅、环保厅、住建厅、交通厅、水利厅、农牧厅、林业厅、旅游局、扶贫局等17家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做了交流发言。
2016年8月31日,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领导小组的主要领导来青调研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情况,省委改革办、省政府有关领导及省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会。
9月
2016年9月14日,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领导小组会议召开。省委主要领导分别听取了形象标识征集评选情况、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试点推进情况、10个管理办法制定情况的汇报。省委领导对以上工作进展状况给予肯定,对试点工作的后续进展提出了部署和要求。
2016年9月22日,由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及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华水塔·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果摄影艺术展”在北京中国摄影展览馆开幕。中国文联、中共青海省委、中国摄影家协会及青海省文联的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并仔细了解三江源生态保护上所取得的成果。
2016年9月26日,中央编办正式批复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为省政府派出机构,规格为正厅级。
10月
2016年10月18日,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部署《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起草工作。
2016年10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2017年安排三江源国家公园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资金5.45亿元。同时,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广州汽车集团乘用车有限公司达成一致意见,在北京举行“诞生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创行”项目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
2016年10月19日,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领导小组会议召开。省委主要领导听取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建设方案、三江源国家公园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工作方案、《规划》编制情况、三江源国家公园2017年项目投资计划等情况的汇报,省委领导对以上工作进展状况给予肯定。
2016年10月21日,青海省与中国科学院就成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进行座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合作成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
2016年10月25日,《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起草工作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举行。国家公园管理局领导班子全体出席,省委法治办相关负责人及起草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通过了《条例》起草工作方案和起草大纲,明确了起草时限和总体要求。
11月
2016年11月1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以加快航天技术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应用、促进建立适应三江源生态特征的环境保护试点示范、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为框架,建立高层共同研究决策、部门共同组织实施、项目共同编制申报的合作机制,以实现共同推动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科学化、现代化、应用化发展。
2016年11月10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向全球发布形象标识,这不仅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的形象展示,更是国家形象和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
12月
2016年12月12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与青海省委党校共同举办的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系统全员培训班在西宁开班。此次培训分两期进行,每期180余人,主要培训内容为加强党的领导和强化生态保护专业能力的建设。
2016年12月16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将《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征求意见稿报送国家发改委,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征求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领导小组13个国家部委的意见。
2016年12月30日,省政协就条例征求意见稿专门召开立法协商座谈会,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民主党派省委负责人、省政协立法协商智库专家、宗教界人士提出了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