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公园 > 建设 > 大事记 >
2006-10-01
来源: 三江源国家公园
【字体大小 :

1月

2006年1月5日,青海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专门研究《关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移民子女异地教育办班试点工作》。

2006年1月21日,三江源生态监测与评估首期培训班开班,《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监测项目》进人实质阶段。

4月

2006年4月4日,《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管理暂行办法》等八个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方面的管理办法和细则正式实施。

2006年4月17日至21日,举办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技术(草地生态系统地面监测)培训班,三江源区4州16县和格尔木市的基层农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技术骨干人员参加了培训。

6月

2006年6月23日至7月8日,青海三江源区生态监测综合站点野外现场核查与点位布设工作顺利完成。

7月

2006年7月4日至17日,国家发改委青海三江源项目稽察组一行19人专程赴青,对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项稽察。

2006年7月25日至8月11日,三江源区遥感影象解译标志库建立,并完成三江源生态监测遥感影象解译地面野外核查工作。

2006年7月29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摄影家协会和青海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在西宁市隆重开幕。

8月

2006年8月14日,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户用光伏电源和太阳灶”等设备定购合同签订仪式在西宁举行,标志着三江源项目能源建设开始全面实施。

9月

2006年9月4日,《人民日报》消息:《三江源两万户牧民将告别无电》;5日,《人民日报》报道:《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等单位共同参与科研的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三江源区典型退化草地的植被恢复试验和技术研究”通过科技部验收》;8日,《人民日报》消息:《青海完成长江源区水土预防保护一期工程》;17日,《人民日报》通讯,题为《水美草丰牧民富一一果洛藏族自治州生态畜牧业带动经济一瞥》。18日,《青海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题为《扎实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

2006年9月20日,“黑土滩综合治理工程实施细则”、“建设养畜配套工程实施细则”、“草原鼠害防治工程实施细则”、“草原防火建设工程实施细则” 4个工程实施细则印发,为进一步规范项目管理程序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2006年9月24日,新华社消息:经过三年多的治理,青海黄河源头地区植被覆盖率提高、河流及湖泊水量增加,生态系统开始显现恢复迹象。

10月

2006年10月10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2005、2006年度能源建设项目太阳能户用电源发送仪式在西宁举行。该项目向三江源区配送太阳灶5208台,太阳能户用电源5729台,项目投资约3000万元。

2006年10月25日,新华社消息:《三江源生态移民推动小城镇快速发展》。

2006年10月27日至11月14日,《青海日报》推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巡礼》系列报道,对项目实施一年多来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集中的报道和展示。

11月

2006年11月7日,新华社消息:《三江源生态保护实现禁牧4200万亩》;16日,新华社通讯:《3万牧民走出高山深谷,生态移民生活正在发生巨变》。

12月

2006年12月16日,截止目前三江源地区已经确定496个生态监测基础站点和14个生态系统综合监测站。

200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消息:《采取禁牧搬迁和封山育林,青海三江源的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缓解》。

三江源微信
三江源微博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声明
Copyright © 2023 sjy.qingha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
青ICP备17001282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402000279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630000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