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江源(故事)

来源: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党政办公室   作者:作者:陈俊舟

4《我与王洛宾的故事》一书。.jpg

我是在共和国礼炮声中诞生的,第一声啼哭就荡漾在和平鸽翱翔的天空。与共和国同岁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自豪。父亲也是在共和国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951年10月换防去三江源的。我第一次进三江源的年头是1957年的春天,那时我刚七岁。到三江源的汽车很少,几乎看不到,记得父亲和我是坐着一辆刚从朝鲜战场上缴获下来的美式“兼并西”汽车,这种汽车的驾驶楼门是死的,椭圆形的,司机进出都是弓着腰的。汽车只能行进到三江源山下的客栈里,再往上就要骑着马或者骑牛上三江源。

初春的三江源早晚很冷,父亲骑着马把我裹在他前面的军大衣里,我只露出一个头来,像是袋鼠上高原。那天天气很阴,越往上走就像是向着天堂走去,父亲说:“水往低处流,情往高处走,三江源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源头所在,这是咱们的母亲三江,是中华水塔啊!我们要驻守水源地,永葆三江源的纯清与美丽。”幼小的心灵上,就拓印出三江源的浩瀚与博大。三江源在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三千五到四千八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到了三江源的第一顿饭是在藏族奶奶的毡房里吃的是糌粑,喝的是酥油茶。

第二次进三江源,是在1982年的夏天,三江源上已经是满眼的野花绽放,清洁的空气,碧蓝的天空,让浮躁的心在这里得到净化,得到安宁。听当地的考古学家说:“在青海已经发现了三万年前古人类打制石器活动的遗迹。河湟谷地在三江源的东北方向,这里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一直深入到三江源的深处。1974年的春天,湟水柳湾的村民一锄头挖下去,挖出了一只陶罐。这一锄头挖出了著名柳湾墓地的线索。这里有一千多座墓葬,有彩陶。这里的先民使用石器翻土耕种、石刀收割,过着较原始的农业经济生活。”

2009年秋天,我第三次走进三江源,是循着人民音乐家王洛宾先生的歌声来的。我创作的《我与王洛宾的故事》(附照片)一书在新疆摄影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后,马不停蹄的就来到了青海湖采风。到了青海湖就忘不了第三次光顾三江源,王洛宾先生在青海湖边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我作为王洛宾先生生前挚友,当夜我在三江源写了一首怀念王洛宾先生的诗歌,是这样说的:我坐在三江源的毡房门前,盼王老归来,你去的路程到底有多远?三江源的牦牛已经备好了粮草,前去接应。如果王洛宾先生健在到了三江源,他一定会写出更美的歌曲……

(陈俊舟,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我与王洛宾的故事》一书作者。)